又是一年端午时:吃粽子,赛龙舟,忆屈原
端午节终于到来,各位小伙伴今天吃了粽子了吗?甜的?还是咸的?
端午节,即农历五月初五。五月是仲夏,第一个午日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,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“端阳节”。
端午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。
从 2008 年开始,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2006 年 5 月,国务院将端午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09 年 9 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成为中国首个入选的节日。
▲端午节 软媒时间・云日历,二维码下载。
一、关于端午节
端午节起源早,古代称为“端阳节”。端午节还有其他称谓:"午日节、五月节、龙舟节、浴兰节、诗人节"等。
端午节的起源
“端午”最早源自西晋名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。端午节的起源争议不断,有多种说法,其中包括屈原、伍子胥和曹娥。
1、纪念诗人屈原
公元前 278 年,屈原听到楚国被攻破,绝望之下投水自尽。人们为防止鱼虾伤害他的尸体,开始包饭食并放入河中。这习俗发展成吃粽子,龙舟竞渡等活动来纪念屈原。
2、纪念伍子胥
传说伍子胥家族遭迫害,最终导致他自尽以昭雪冤屈。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认为与伍子胥有关。
3、纪念孝女曹娥
东汉孝女曹娥为救父投江,传为神话。曹娥的行为让人感动,成为纪念端午的故事之一。
端午节习俗
吃粽子
粽子是大中华地区、日本关西至北陆地区、越南传统食品。端午节,家家户户蒸制粽子,除了自家食用,还互相馈赠。
粽子被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;唐代时,粽子已成为市场风味小吃;明清两代,粽子成为吉祥食品。
划龙舟
在大中华地区、日本、琉球,端午节会划龙舟。划龙舟是端午节传统习俗,源自古时楚国人为悼念屈原而划船追寻他的身影。划龙舟的风俗存在于早于屈原时代,姑苏有划龙舟祭神的习俗。
悬香草
端午节,人们会在家门口放艾草,用来驱虫辟邪。
雄黄酒
端午节饮用雄黄酒。雄黄是一种中药,古代认为它可以解毒、杀虫。因此,人们认为雄黄酒可以驱除吉利。
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
端午节清晨,人们会把五彩丝线缠在手腕或挂在身上。这一习俗意在祈盼长命多福。
驱瘟疫、瘟神
端午节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,人们会贴神符驱邪。
驱五毒
端午节,人们用彩色纸剪成五毒图像,贴在门窗上或孩子手臂上,以避免受到五毒的侵害。
关于粽子
端午节美食之一的粽子,又称"角黍"、"角粽",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。 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各异,北方常为枣馅或豆沙馅,南方则多为肉馅。
甜粽子▲
肉粽子▲
你更喜欢甜粽子还是肉粽子?各有千秋,美味无比。
关于屈原
屈原的代表作《离骚》,虽难背,却影响深远。诗中表达了对楚国命运的关切、对天命论的批判。
《离骚》是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典范,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先河。
自背诵《离骚》后,文言文也变得容易了许多。
写在最后
端午节传统习俗沿袭千年,虽时间更迭,我们也在变,但传统节日依旧如约而至。端午节不仅意味着文化传承、家人团聚、对未来的期望,更是童年时期最期待的日子。
IT之家诚邀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、粽子的故事,分享您的心得体会。
关于端午节诗词歌赋:
南歌子・游赏
宋代:苏轼
山与歌眉敛,波同醉眼流。游人都上十三楼。不羡竹西歌吹、古扬州。
菰黍连昌歜,琼彝倒玉舟。谁家水调唱歌头。声绕碧山飞去、晚云留。
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
唐代:权德舆
良辰当五日,偕老祝千年。
彩缕同心丽,轻裾映体鲜。
寂寥斋画省,款曲擘香笺。
更想传觞处,孙孩遍目前。
南乡子・端午
宋代:李之仪
小雨湿黄昏。重午佳辰独掩门。巢燕引雏浑去尽,销魂。空向梁间觅宿痕。
客舍宛如村。好事无人载一樽。唯有莺声知此恨,殷勤。恰似当时枕上闻。
端午日
唐代:殷尧藩
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。
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
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
千载贤愚同瞬息,几人湮没几垂名。
和端午
宋代:张耒
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讵能还。
国亡身殒今何有,只留离骚在世间。
五月五日
宋代:梅尧臣
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
何尝奈谗谤,徒欲却蛟龙。
未泯生前恨,而追没后踪。
沅湘碧潭水,应自照千峰。
端午即事
宋代:文天祥
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
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
丹心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
我欲从灵均,三湘隔辽海。
小重山・端午
元代:舒頔
碧艾香蒲处处忙。谁家儿共女,庆端阳。细缠五色臂丝长。空惆怅,谁复吊沅湘。
往事莫论量。千年忠义气,日星光。离骚读罢总堪伤。无人解,树转午阴凉。
本文原出自 2018 年《今日端午节:在香甜的粽子里,回味那些动人的事》,有改动。
广告声明: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(包括不限于超链接、二维码、口令等形式),用于传递更多信息,节省甄选时间,结果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