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:争取成为首个火星采样返回国家
IT之家消息称,中国航天已成功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迹,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重要跨越。未来,中国的深空探测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计划。
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 CGTN 采访时表示,太空旅游和旅游专车在未来是有可能实现的,而行星探测目前主要以火星为重点。
根据规划,中国有望成为人类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。未来 20 年的计划主要包括月球探测、行星探测以及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。
吴伟仁透露,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,对距离地球4000万公里的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并返回样本。到2030年前后,将分别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,执行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。
据称,中国目前正在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,同时深化天问四号探测任务,以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的环绕探测,并随后抵达天王星。
报道称,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,并在经历202天的奔火飞行后成功进入环火轨道。2021年5月15日,着陆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目标着陆点,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。
针对中国的探月工程,按照“总体规划、分步实施、边建边用”的原则,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将分两个阶段逐步实施。计划在2035年之前建成基本型,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立一座综合科学设施,开展常态化科学实验活动和资源开发利用;在2045年之前建成拓展型,建立月球轨道站为枢纽的设备设施,从事月基综合性科学研究和深度资源开发利用,为载人登陆火星提供相关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研究。
吴伟仁表示,作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,嫦娥七号将在2026年前后发射,进行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察;嫦娥八号将在2028年前后发射,进行月球资源原位利用试验。
未来,中国将推动“五五五工程”,邀请50个国家、500家国际科研机构和5000名海外科研人员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,共同建设和实施这一大科学工程,共同管理科研设施,共享科研成果。
相关阅读:
广告声明: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(包括不限于超链接、二维码、口令等形式),用于传递更多信息,节省甄选时间,结果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