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news 正文
目录

小鹏高管称中国智驾舆论乱象丛生:“不是喊几句漂亮口号或画几张好看 PPT 就能实现的”

news2024-10-25 10:02546450
IT之家 10 月 25 日报道,昨日举行了小鹏 P7+ AI 智驾技术分享会暨首发 AI 天玑 5.4.0 先享会,小鹏汽车副总裁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在会上发表了讲话。李力耘指出,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和看法。智能驾驶不是靠广告宣传,也不是简单地喊几句口号或展示几张PPT就可以实现的。智能驾驶需要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稳健的积累。技术、团队和体系...

IT之家 10 月 25 日报道,昨日举行了小鹏 P7+ AI 智驾技术分享会暨首发 AI 天玑 5.4.0 先享会,小鹏汽车副总裁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在会上发表了讲话。

李力耘指出,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和看法。智能驾驶不是靠广告宣传,也不是简单地喊几句口号或展示几张PPT就可以实现的。智能驾驶需要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稳健的积累。技术、团队和体系建设,每个环节都需要持续积累和努力,不能一蹴而就。

他认为,智能驾驶技术正进入端到端时代,这相当于从冷兵器时代进化到热兵器时代。在端到端路线中,有三种不同的方式:

  • 一种是采用大规模规则和小模型堆叠的“大模型”,需要大量优秀的规则工程师;

  • 另一种是“车载大模型”,直接将端到端模型部署在车辆上,虽然效果快速,但受限于车载算力,随着训练数据增加,可能会碰到瓶颈;

  • 最后一种是云端大模型,其参数量是车载模型的数十甚至数百倍,这是传统车载模型无法比拟的。

李力耘认为,智能驾驶领域并不存在轻松超越对手的情况。尽管前两种端到端技术路线都能产生一定效果,但从整体智能驾驶竞争的角度看,布局云端大模型才是胜出的关键。他介绍说,小鹏云端大模型参数量是车载模型的80倍,通过大规模参数的训练,能够解决智能驾驶的一些较难问题,覆盖更多驾驶场景,让XNGP达到L3级别的智能驾驶体验。目前,小鹏云端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已提升了2.6倍,预计到2025年,小鹏云端的算力将超过10EFlops。

相关阅读:

广告声明:本文包含外部链接,仅供阅读参考,点击前请自行甄别网页安全性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xiezilouchuzuwang.cn/news/4182.html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

文章目录